2879-智能仓储系统设计:立体库与多穿系统协同增效的实践与应用

智能仓储系统设计:立体库与多穿系统协同增效的实践与应用

智能仓储系统设计:立体库与多穿系统协同增效的实践与应用

在现代物流体系中,仓储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,其效率和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。随着工业4.0时代的到来,智能仓储系统应运而生,为企业提供了高效、灵活、智能的仓储解决方案。本文将以F公司为例,探讨立体库和多穿系统组成的智能仓储系统设计与应用。

一、 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

F公司作为一家汽车制造企业,其零部件物流仓储面临着存储空间有限、出入库效率低下、人工成本高等挑战。为了提升仓储运营效率,降低物流成本,F公司决定引入自动化立体库系统,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。

二、 智能仓储系统解决方案

根据F公司实际情况和需求分析,项目团队制定了基于立体库和多穿系统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。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
  • 堆垛机立体库: 用于存储大包装(GLT)零部件,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,货架采用4巷道7层16组设计,共计5208个货位。堆垛机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,能够高效、安全地存取货物。
  • 多层穿梭车立体库: 用于存储小包装(KLT)零部件,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,货架采用2巷道22层8组设计,共计20416个货位。多层穿梭车系统具有高度灵活性,可以快速响应存取需求。
  • 自动化输送系统: 连接各个库区和操作区域,实现零部件的自动输送和分拣。输送系统通过智能路径规划,确保货物快速、准确地到达指定位置。
  • 仓库管理系统(WMS): 负责仓库的整体运营管理,包括库存管理、出入库管理、任务调度等。WMS通过数据集成与分析,实现仓储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  • 仓库控制系统(WCS): 负责仓库设备的控制和调度,接收WMS指令,并下发至堆垛机、穿梭车等设备。WCS确保各设备协同工作,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转。

三、 系统运作流程

1. 入库流程

  • GLT零部件:卸货检验后,由叉车运至传送带入口,扫描看板信息,系统分配货位,堆垛机将货物送至指定货位。
  • KLT零部件:卸货检验后,零部件转换成小包装,放入母料箱,扫描绑定信息,系统分配货位,提升机和穿梭车将货物送至指定货位。

2. 出库流程

  • GLT零部件:生产线产生空箱需求,系统根据规则,通过堆垛机和传送带将货物送至出口。
  • KLT零部件:系统接收空箱任务,穿梭车和提升机将所需母料箱送至传送带,拣货员根据系统提示拣选零部件,剩余零部件返回库房。

四、 系统优势与效益分析

  • 提升仓储空间利用率: 立体库设计充分利用了仓库高度空间,相比传统仓库,存储容量提升了两倍以上。
  • 提高出入库效率: 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协同运作,出入库效率较传统方案提高了30%。
  • 降低人工成本: 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干预,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难度。
  • 提高库存准确率: 系统自动记录货物信息,实现了库存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查询,提高了库存准确率。
  • 提升服务质量: 精准的控制系统和拣选流程,实现了零部件拣选“零错误”,提升了服务质量。

五、 应急保障措施

为了保障系统稳定运行,项目团队制定了完善的应急保障措施,包括仓储策略规划、设备控制结构规划、设备工作模式规划等,并从人员、设备、备件、流程、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保障。

六、 总结与展望

智能仓储系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,其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智能仓储系统将更加智能化、柔性化、高效化,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
关于只冲WMS

只冲WMS在仓储行业拥有多年的洞察经验和十多年的信息技术积累,致力于为仓储企业的管理者、员工、合作伙伴提供强大高效的仓库管理系统。